“作家进课堂” | 徐海蛟:散文的气味与格调

发布时间:2023-10-23 浏览次数:10


20231020日下午,著名作家徐海蛟应邀来到浙江万里学院,在3326教室举行“掏心掏肺的艺术——散文的气味与格调”讲座,为文化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的同学们分享了现代散文阅读与写作心得。



 讲座开始,徐海蛟老师先抛出了几个文学经典故事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从而引申出了好散文的重要品质气味格调。他说,人是有气味的,文章也是有气味的要让文章拥有一种好的气息让它像,具备辨识性。

 徐老师还位同学朗读散文,做批判鉴赏给文章打分。在欢快的互动中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才是拥有自我气息的文章



 接下来徐老师同学们精读了几位名家散文,细致入微地向同学们揭示了散文写作的目的:写作要打造一件艺术品,不是打造一件工艺品。散文写作要么提供新知,要么记录真切世相,要么提供新的审美,要么提供特别识见,要么表达深刻感悟。他说:“写作者要有读者意识,读者为什么读你文章?你提供了他们可以体会而无法表达的东西,你带给他们耳目一新的心灵触碰。”



 有了气味,再来谈格调。徐老师说,散文最重要的品质首先是诚实。他引了自己的一段文章,说道一个作家全部的写作,都应尽量忠于内心,摈弃表演。若你连心灵深处最真切的战栗与不安,痛楚与温柔都企图回避,你干脆不要写作了。这世上还缺应景的文学和修饰过无数遍的虛情假意吗?散文创作应该尽量把思想和表达让渡给细节只有细节,才能道出文学的秘密。在此基础上,老师总结了好散文的四个标准:对自己坦诚,对万物疼惜,对审美颠覆,对常识敬畏。

 徐老师在讲座过程中更希望同学们以自己的角度对知识对文章进行剖析与研究,得出自己的观念,充实自己的心灵。因此讲座过程中,徐老师不断挑起互动,使整个讲座充满了趣味性与探索性。

 最后,徐老师还中文系学子提出几个写作路上的小目标鼓励大家追求陌生化写作,追求有难度的写作尽量从一个句子开始改变,尝试多种行文方式,沉湎其中,并付诸心智和情感。他说: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在讲座结尾,徐海蛟老师还回答了两位同学提的问题。

 中文系汪广松老师主持了讲座。一位已毕业11年的学姐邬吉霞回到母校聆听讲座并向徐海蛟老师献花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作家进课堂”这一活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或许是大多数同学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作家,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一个作家的思想、人格魅力与光辉。就这一点,就能让许多同学找到自己学习的真正意义,坚定自己的目标,寻到自己的榜样,能够帮助到同学们在文学的道路上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作家简介

 徐海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浙江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宁波市鄞州区文联副主席(兼),宁波市鄞州区作家协会主席。《读者》签约作家。曾获第四届人民文学新人奖、第三届三毛散文奖大奖、小十月文学奖·散文金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优秀作品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奖项。著有《不朽的落魄》《亲爱的笨蛋》《山河都记得》《故人在纸一方》《别嫌我们长得慢》《孩子的世界你不懂》等13部书。在《人民文学》《十月》《作家》《青年文学》《散文选刊》《雨花》《西湖》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两百多万字。